Translated to Traditional Chinese by Gordon Zhang - gzh <at> gzhang <dot> xyz
Original in English, by “Woosh”
簡單來說… 因爲隱私是:
- a) 被“潮流”所忽視 ^[1]
- b) 複雜,“復” ^[2] 和 “雜” ^[3]
- c) 因此,常遭誤解
[1] 被潮流所忽視,就像“大家都不在意,那我爲什麼…?”
[2] 復,這一概念以不同層次出現
[3] 雜,隨外界因素影響而變化
所以,我們所面對的,是一頭雙足惡獸:
一只脚上站着那些不 盲目從衆的人 - 本就稀少。
而另一只腳上,多數人沉浸在“正確”的幻象當中 —— “多數即 爲正確!”
在第二只腳上,想着“盡己所能”的人,缺乏對於隱私是什麼的 清晰信息。
“Privacy” 被誤解了。
是時候消除對此的疑慮了。使事情複雜化只能帶來忽視,這對 我亦然
- 我重寫了這些文字很多遍,只爲讓您閱讀之時不感到無聊
和家人做一個簡單的測試 (或和您的好友)
制定一個簡單的規則,一個“是/否” 的規則,看看人們如何輕鬆遵循它。
現在試試相反的事… :
制定一個復雜的規則,然後您將發現與上次相同的那些人無法遵循它 !
有意思的是,
有一部分沒有遵循它,因為 “規則… 無聊….”
還有一部分人,他們想要、也嘗試去遵守,但是某些東西不夠清晰 …
这正是“隐私”所面临的困境 !
如果我們解釋地足夠簡單,人們(網路用戶)將獲得一種力量,促使他們明智的做出決定,並且聰明地踊躍參與。
那,“这” 是否是有人故意为之?
所以,在這一方面我能作何改變?
然而…
我能改變我做事的方式,並且,對於這個網站內容的使用者,我將提供真正對隱私的尊重。
最後,同樣重要的是
對於那些少見的願意理解“隱私”的人,我可以在此給出更為清晰的解釋。
見樹不見林 !
敢於向您的朋友提起“隱私”… 而您將得到的唯一回答將是…
“
我不介意,
我没有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!
“
“隱藏” 關乎“秘密”, 而“隱私”卻是另外一回事。
所以,在看似“博學”實則麻醉性的條款的精細文字中,雖然其細則最終得以闡明,但卻總是先讓人深陷其中,難以自拔。
以此確保普通用戶的頭腦無法理解它!
這,使得
數十億的人勾選 “是,我已閱讀并理解”
成為:
世上最大謊言 !
所以,“隱私”究竟是什麼?
世上最大謊言的屍體解剖 !
字典通常很好用:
Privacy - The state of being apart from company or observation.
Secrecy - The act of keeping information hidden.
…… 我不知道你感覺如何
但是,就我而言,我感覺非常高興,因為,現在我總算知道這個字怎麼寫了…
我們來試試更好的方法。
看看相同的概念在其他語言中如何稱呼。 我發現其中一項內容非常有用:
“ Data Confidentiality”
在拉丁文中, Confidentia, Confido, 簡單來說 … “Done with trust”, 但是”信任” … 何所信?
简单来说,是相信你的個人數據 不会以 “未经允许的方式或目的” 被使用。
這無疑需要(且意味著):公開,透明,且事先經過同意
顯而易見,“用戶能在對目的與意圖沒有明確且清晰理解下,同意或者拒絕”, 這不可能
不僅未曾事先徵求使用者充分且明確的同意,更惡劣的是,程 式刻意讓使用者誤以為點選[✓同意]只是獲取服務的例行手續。
最糟的是,大多數使用者根本不知道,自己正在永久放棄個人 隱私數據的控制權,並授予對方無限制、無定義的數據使用權利。
當條款載明「公司有權將數據分享給任何合作夥伴企業」,且 這項權利延伸至使用者子女、親友的數據時,荒謬程度才真正令人咋舌。
或許用一個簡單的比喻能更直觀理解這種荒謬性:
這就像你「把愛車停放在公共場所…供人免費使用」,因爲你是個“善良”的好人。——只不過現在被無償共享的不是汽車,而是你所有的隱私數據。
請耐心地閱讀,這只是舉個例子。
你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一輛汽車,而且有時擁有一輛汽車能夠改變很多並且節省時間。
你如此善良
以至於您決定,無論何時何地,都允許任何人使用您的愛車。
你甚至把車鑰匙放在那裏,“給予他人方便”
然而,一天,某人用你的車,在一起致命事故中,撞上了一對母子,肇事逃逸
簡單來說,(衆所周知),您將會被依法指控提供兇器,然後,您將進一步發現“盲目善良”的概念也許就是“不負責任”的代名詞。
於是乎,您想象到另一種解決方式,你把愛車“僞裝”並隱藏在 灌木叢中…而不是把它“就放在那”
而且,你仍然把車鑰匙放在車裏,完全可用。
這是你應該做:你必須採取所有可預期的措施,以盡你所能地限制不當使用所帶來的意外後果……
沒有人會反對這種簡單的常識。
因此,“我不必遮掩”這個論點變得非常荒謬。
“… Come on ! …我的数据… 他們拿去又有何用?”
那您可就大錯特錯了! “你的汽车” ,在上述例子中,人們使用它似乎沒有 **“直接對您產生危害”。 **
而正是它“不受控”的使用給你帶來了不利的後果。
*“…我才沒這個閒心…我已經夠窮了,沒什麼可失去的,沒什麼可擔心的。如果他們想要,那就來吧!”
抱歉,但是這回你依舊犯了個錯。這個假設的錯誤在於“我”。“你”並不是整個方程式,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。
在那種瘋狂中是有方法可循的,我們能感覺到。就個人而言, 透過我們的個人數據,我們可能永遠不會代表某個非常重要的 利益或權力。單獨來看,“我們自己”似乎不是一個足夠的理由 。
正如所說的,我們每個人都只是“集體”當中的一部分。
然而,當“微不足道的個人數據”——你、我、我們——的數據最終 彙集起來,會形成如此龐大的信息,將這些微不足道的數據轉 變為一股種驚人的力量。曾經容易被忽視的東西,變成了一種 可以根據需求改變社會規則的力量。
我們的憂慮在於,這種驚人力量至今仍然在少數特權階層手中 ,重塑文化、經濟,和全世界,迫使平衡以獲取濫用的優勢, 並以此壓迫他人。最终阻止你我这些普通人找到公平的产品和 服务、体面的工作和负担得起的住房。
“如果在勾選 [✓ 是 - 我已閱讀並同意] 之前,這種不誠實的 意圖已經明確表達出來,我還需要這樣做嗎?
在我個人看來,這種使用小字體、模糊句子的習慣,讓普通人 無法在不失去專注和身體上感到疲倦的情況下閱讀,應該被廢 除。誠實不應該只是‘可選的’。
但如果改變世界應該自始至終都是改變自身,那麼真正的問題 變成了:
‘我能否建立一個對用戶隐私100%公平的網站?’
我一直記住這一點,並努力不妥協。
你很重要,而這就是我的承諾!